養蠶省力化技術助力貴州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貴州氣候溫和,生態良好,具有生產優質蠶繭的條件。2006年國家開始實施“東桑西移”戰略,為貴州蠶桑產業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十三五”以來,貴州蠶桑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部分縣的鄉村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貴州蠶桑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有效支撐。
鳳岡縣桑梓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喂養的第三批蠶已經進入五齡階段,正是胃口最大的時候,每天投喂至少三次桑葉,工人們將桑葉放置于養蠶軌道式機械設備上,人只需站在滑動的設備上投喂即可,整個過程快速簡單,節省了大量勞力。
(貴州省蠶業研究所科研人員何靜)
??????? 我們機械給桑有效面積增加了20%,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大大增加了勞動功效,以前人工給桑10分鐘只能給100公斤,那么現在用機械給桑10分鐘可以給桑300公斤以上。
??????? 在桑蠶養殖大戶周敏家的養蠶大棚里,蠶寶寶們已經變成了熟蠶,到了節儉階段,自動化上蔟設備從棚頂降下放置于蠶座之上,熟蠶就可以自己爬到蔟上找一個“窩”結繭,熟蠶自動上蔟技術的應用與原來的手工上蔟相比,功效提高了10倍以上,而且節儉勻整蠶繭質量更高。同時配合自動化上蔟設備使用的木質方格蔟,也有效保障了蠶繭的安全,讓蠶繭在機械采繭時不被壓迫受損。熟蠶上蔟之后,經過大約7天時間便完成了“作繭自縛”的偉大工程。
??????? 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采收蠶繭,傳統的采收方式是用手一個個從蔟上把繭拿出來,需要花費大量人工,使用了機械采繭技術以后,采繭工效提高了12倍以上。
(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貴陽綜合試驗站站長韓世玉)
??????? “十三五”以來,我們貴州的蠶桑生產得到了大力發展,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蠶桑產業作出了重要貢獻?,F在我們的蠶桑產業又以部分縣選為我們鄉村振興的產業,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貴陽綜合實驗站集成產業技術體系的研發成果。在我們貴州的主要生產縣推廣示范我們的省力化蠶桑技術,助理我們蠶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F在我們集成的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的省力化技術,在我們貴州的養蠶大戶中的覆蓋面達到了60%左右。我們爭取在“十四五”結束以后,我們的省力化技術能夠達到90%以上。
??????? 進入“十四五”,貴州不斷擴大蠶桑產業規模,蠶桑業將繼續為貴州鄉村振興增添動能,帶動老百姓持續豐收致富。
(內容源自:開眼新聞視頻號)